达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再创佳绩
首次实现PM10、PM2.5“双降”
目前,四川省考核市(州)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2016年省上下达我市的空气质量PM10控制目标值是87.5μg/m3,较去年目标值(2015年PM10控制目标值是88.9μg/m3)下降了1.6%,并要求“十三五”期间PM2.5以2015年为基准年下降,且下降比例不得低于20%。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级相关部门和通川区、达川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的艰辛努力下,特别是2015年市政府《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出台实施后,我市PM10月均浓度从2015年5月起均比2014年同期PM10月均浓度有所下降,空气质量得到较大改善,获得大气污染防治考核激励资金525.80万元。成绩来之不易,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举措取得了实效,得到了省大气办的肯定。
今年5月初,市环境监测站再次传来喜讯:据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统计,2016年1-4月城区空气质量持续不断改善,首次实现了主要考核指标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双降”,达标天数提高了4.8%,无严重污染天数。
一、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与污染情况同期比较
2016年度1-4月有效监测天数117天(共121天),达标天数67天,达标率57.3%。其中,空气质量优8天,良59天,轻度污染36天,中度污染6天,重度污染8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1-4月监测值分别为:140、120、97、74μg/m3,平均浓度为108μg/m3;细颗粒物(PM2.5)监测值分别为:98、85、64、45μg/m3,平均浓度为73μg/m3。2015年1-4月有效监测120天(应测天数120天),达标天数63天,达标率为52.5%。其中,空气质量优13天,良50天,轻度污染26天,中度污染9天,重度污染19天,严重污染3天。
2016年1-4月,在有效监测天数较2015年同期少3天情况下,达标天数增加了4天,达标率提高了4.8%,重度污染天数减少了11天,2016年1-4月没有出现严重污染天数。
二、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同期数据比较
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2015年1-4月(196、124、91、76μg/m3)比较分别下降28.6%、3.2%、-6.6%、2.6%;平均浓度(108μg/m3)下降了14μg/m3,下降比例为11.5%。细颗粒物(PM2.5)与2015年1-4月(151、96、69、53μg/m3,平均浓度为92μg/m3。)比较分别下降35.1%、11.5%、7.2%、15.1%,平均浓度下降比例为20.7%。
2016年1-4月份,我市PM10和PM2.5比去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了11.5%、20.7%,各级各部门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保持优良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一是我市受地形、地貌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每年秋、冬季节大气污染发生频次高、持续时间长、污染强度大、影响范围广;二是我市正处于城市化建设推进迅猛,建筑工地量大面宽,土石方开挖和施工扬尘污染大;三是我市机动车辆增速较快,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加大;四是城区道路破损严重,餐饮油烟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城区周边垃圾秸秆焚烧等现象仍较突出。我市要实现省上下达的工作任务,有效管控全年PM10达到87.5μg/m3的目标值,仍面临巨大工作压力和挑战。这需要党委、政府重视,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履职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