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环至达州经济开发区集输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1、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委托成都科技大学环保科技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公司进行 “北外环至达州经济开发区集输气管道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评价人员深入现场踏勘,收集有关基础资料,委托进行环境监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进行了公示和公众参与调查,编制完成了《北外环至达州经济开发区集输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按规定进行公示。
(2)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北外环至达州经济开发区集输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地点:达州市通川区、达川区、经开区境内
(4)项目总投资:14540万元
(5)项目基本内容:线路起于北外环蒲家分输阀室,途经达州市通川区、达川区、经开区,线路全长47.34km;沿途新建蒲家分输阀室、经开区输气站、魏兴阀室、盘石阀室、亭子阀室;设计最大输气能力915×104m3/d,主要为达州市市区及周边区域供气。
2、项目目前存在主要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1)有利影响方面
本项目为清洁能源输送项目,提供天然气的外输通道,管道运行后能源替代效应显著,使用天然气替代燃煤和汽油,对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
(2)施工期主要不利环境影响
管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运输、施工作业带的整理、管沟的开挖、布管等施工活动将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一种影响是对土壤扰动和自然植被等的破坏,这种影响是比较持久的,在管道施工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另一种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暂的,待施工结束后将随之消失。
管道沿线共穿越高速公路3次(达陕高速、达万高速、达渝高速),穿越达宣快速路1次,穿越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3次(S201省道与州河同穿),穿越规划道路2次,穿越州河1次(大型穿越),穿越明月江1次(中型穿越),穿越已建铁路1次(达万铁路),穿越规划铁路1次(经开区园区专线)。
项目管道所涉及的敏感点主要为罗江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雷音铺森林公园,达州市人民政府以《关于通川区罗江水池取水口迁移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达市府函[2014]195号)文进行批复,明确在项目开工前完成对罗江镇饮用水取水口的搬迁工作;雷音铺森林公园方面,四川省林业厅以川林旅函[2015]258号文对工程穿越雷音铺森林公园进行了批复,同意实施该工程。
(3)营运期主要不利环境影响
管道输气是在密闭管道系统中进行的,正常情况下无废气排放。营运期污染物主要集中于输气场站产生,包括清管废渣、放空废气、场站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营运期各污染物产量较小,且均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置,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3、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本工程施工、营运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分别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环境风险及其它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如:线路方案选择过程中,在确定线路走向时,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满足线路走向和工艺要求的同时,线路尽量避开或减少了通过林区地段;在无法避免的林地段施工时,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减少对林地的保护;站场清管、检修时,有少量间歇排放的天然气,采用引高排放方式,以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管道超压状态下的天然气排放,通过站场放空管点火引高排放,降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生产废水暂存于废水池中,自然蒸发,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后用于站场绿化或周边农田灌溉;清管废渣在各站场内无害化填埋;各场站的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收集处置;制定林区施工应急预案;定期巡检、定期清管,了解管道腐蚀现状;制定严格、科学的应急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定期对管道风险进行评价等措施。同时制定了环境管理、监测及监理计划,以减免工程不利影响。
4、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行业颁布的相关产业政策、法规、规范,项目的建设对增加清洁能源天然气供应量,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能源结构调整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有积极意义,项目建设非常必要。
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小;项目建设期间、运行期间对生态环境、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影响很小,不改变区域的环境功能;该项目达到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采用的环保措施可行,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建设项目环境可行,选址合理。风险事故对环境产生一定危害,但事故发生机率低,通过严格按行业规范和环评要求完善事故防范措施和制定较详尽有效的事故应急方案、抢修方案,环境风险值会大大的降低,环境风险可接受。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评价认为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5、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名称:成都科技大学环保科技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公司;
环评单位:成都科技大学环保科技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六号附十一号
联系人:杨先生
联系电话:028-68296917
邮编:610000
传真:028-68296916
E-mail:fuleixi@qq.com
公众可向评价单位索取报告书简本,提出宝贵意见
6、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东北气矿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西外凤凰大道436号
联系人:王先生
联系电话:0818-2699673
7、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项目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主要事项:本次公众意见主要调查当地居民结合周边其他区域天然气输送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对居民的影响,结合本次评价初稿,对项目建设提出意见。
8、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本次主要采取在网上公示和现场张贴公告,然后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公众也可以向环评单位发送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9、公示期限
公示时间:自公示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
说明:公众对本项目有任何意见可通过以上联系方式以电话、传真、E-mail的方式联系,联系有效期限自本公告发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