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项目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9年5月28日—2019年6月3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18-2389915
地 址:达州市南城仙鹤路529号达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达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 |
达川区河市镇金河村、金星村 |
达州佳境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 |
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
达州佳境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拟投资2516万元,将现有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迁建至达川区河市镇金河村、金星村,建设2×9.5t/d医疗废物处置生产线,设计年处置规模由原有1800t/a扩大到6000t/a。服务范围为达州市管辖的二区四县(通川区、达川区、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医疗机构及动物疫病防控过程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收运处置。项目采用高温蒸汽集中处置技术,设计服务年限为20年。建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收运系统、无害化处置设施及各项辅助生产设施(废水消毒设施、分区车辆冲洗消毒设施、综合办公楼等)。 |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扬尘通过加强监督管理、洒水遮挡、合理安排工期等措施控制;施工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农业施肥;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场内填方来源于周边道路及其他项目施工多余土石方;通过合理选择高噪声场所位置、合理安排工期、加强管理、优化施工方案等措施减小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恢复及补偿措施,控制和减小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水排放及治理措施 项目实施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化粪池(1个20m3)处理后排入污水预处理区处置。各类生产废水、初期雨水池排入污水预处理区处置。预处理主要采用调节池+混凝沉淀+消毒工艺(处置规模30m3/d)将废水处理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预处理标准,然后排入达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站处理达《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后排入州河。 2.废气排放及治理措施 高温蒸汽阶段为全密闭式生产,进料、出料及破碎后装卸等过程设置集气罩,集气罩与废气处理系统连接,将医疗废物挥发出来的蒸汽收集后经废气处理系统处理一并处理。从灭菌设备内腔排出的尾气经冷却后通过高温灭菌和冷凝器处置后再经过洗涤塔脱臭+低温等离子进行处理后经1根15m排气筒排放。确保NH3、H2S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排放标准值, VOCs满足《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排放限值。 采用专用收集、运输设备,并设置专用标志,配备专业司机,安排合理的运输路线及运输时间,杜绝医疗废物泄漏、减少存放时间,以避免恶臭对环境的影响;卸料进料处采用负压操作控制恶臭的扩散。 项目以主厂房边界向外划定100m卫生防护距离。目前该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居民已全部完成搬迁。环评要求该卫生防护距离内禁止规划学校、医院、居住区等敏感区域。 3.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医疗废物经过高温蒸汽处理和破碎设备破碎毁形后,运至达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机械维修时产生的废机油等,在厂内暂存后后作为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处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运至达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污水处理设施产出的污泥经高温蒸汽灭菌消毒后运至达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 各类固废在厂内暂存措施应分别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实施,对危险废物外运采取防渗透、防泄漏、防中途流失措施,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避免二次污染。 4.噪声排放及治理措施 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采取建筑隔声、基础减震措施,加强厂区绿化,实现场界噪声达标排放。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坚持“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对可能污染地下水的区域进行防渗处理,将高温蒸煮厂房、调节池、污水预处理池、危废暂存间、事故池(兼初期雨水池)、消防池、洗车区等确定为重点防渗区,采取相应防渗措施,有效杜绝项目对区域地下水的污染。 三、环境风险 项目主要环境风险包括医疗废物运输过程中不慎散落抛洒到周围环境、储存泄露及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以及医疗废物泄漏、灭菌器出现事故甚至发生爆炸、尾气净化处理系统出现故障、残液灭菌系统出现故障、污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等情况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项目按照环境风险事故防范要求,全面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定期排查环境隐患,加强应急演练,严防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环境风险属可接受水平。 四、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调查方法以代表性和随机性相结合为原则,采用网络调查、座谈会、当地报刊公示、现场张贴等调查形式,调查对象主要为项目评价范围内敏感区域人群,根据表格拟定的内容,直接咨询调查。公众调查反映,当地民众和对本项目普遍持认同态度,支持本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 五、其他部门意见 1. 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达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核准的批复》(达市发改审[2019]27号); 2. 达州市城乡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2018]45号); 3、达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办理达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的函》(达市国土资函[2019]1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