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控制扬尘污染。加大路面清扫保洁力度,周一、三、五清扫路面、路肩,周二、四对排水沟除草及对白色垃圾进行清理,确保路面卫生;强化公路规范管理,突出城郊结合部道路扬尘整治,对运输车辆实行出厂控制,严查超限超载、抛洒散落和不覆盖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对达开路、魏复路、G210线、S201双新碑金路等辖区道路进行日常巡查,规范整治接道口,查处抛冒滴漏的运输车辆;加强对江湾城、十里水街和好一新农批市场等重点建筑工地的监管,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六必须、六不准”要求,落实打围、硬化、覆盖等防尘治理措施。
二是实施秸秆“全域禁烧”。实施秸秆禁烧常态化管控,出台了《通川区2017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区域联防联控工作,建立了乡镇办委包村(社区)组,村组干部包农户(业主),农户(业主)包田块的承包责任网络,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巡查工作,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堵疏结合,确保取得实效。今年以来,全区共张贴、悬挂秸秆禁烧宣传标语100余幅,出动300余人次开展巡查工作。同时由区发改委牵头,我区正在努力争取秸秆综合利用项目(1200万)和秸秆禁烧(5000万)项目,相关方案正在编制中,预计2018年开年后可实施。
三是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开展辖区餐饮单位专项整治工作,禁止在主城区内使用原煤、洗选煤、蜂窝煤、焦炭、木炭、煤泥、煤焦油、重油及各种可燃废物为燃料,督促辖区内大中型餐饮企业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目前通川辖区已有350家餐饮单位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
四是强化“散乱污”企业整治。制定了通川区专项整治方案,开展了前期摸底排查工作,共排查辖区“散乱污”企业341家,对17家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采取了停电整改措施。目前,正积极开展整治工作,通过关停一批,搬迁一批,转型一批,入园一批,完成“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工作。
五是做好腌腊制品熏制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按照“属地管理、部门监督、群众参与”的原则,加大对辖区环保熏制点的宣传力度(西外新锦社区),张贴公告1000份,散发传单15000份,开设环保熏制点公交专线,严禁辖区柏丫交易,组建巡查队伍实施全天候巡查,严控腌腊制品熏制大气污染。
六是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制定了《通川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对渠江铸管、利森建材、航达钢铁等十多家重点工业企业实施停产限产,禁止十里水街、好一新等重点建筑工地进行土石方作业,成立主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巡查工作组,采取昼查和夜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突发性污染源进行及时整治,力争尽早解除黄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