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效管控腌腊熏制品熏制污染。农历春节期间切实加大肉制品熏制污染防治,疏堵结合,有效管控烟尘污染。一是按照《达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6年度实施计划》分工,市城管执法局要进一步完善腌腊制品熏制污染控制方案,进一步优化调整腌腊制品熏制点,积极引导市民到政府指定的熏制点进行熏制。二是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组织抽调乡镇、村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人员成立巡查组,加大巡查力度,对不按规定在小区楼顶、巷子、路边、山脚等隐蔽地点熏制腊肉的,发现一起,制止一起。三是大力推广无污染环保熏制设备,西外、南城、北外各规划熏制点必须安装完成1台无污染环保熏制设备,以减少环境污染。四是市林业园林局派出巡逻组,加强城市周边山林巡查频次,制止砍伐柏树行为。五是市公安局在入城道路设立检查点,加大车辆管控力度,禁止运输柏树丫的各类车辆入城。六是市交通运输局在春节前后要开通运输服务专线,为需要熏制腊肉的市民提供运输服务,每天在固定地点接送市民到政府指定的熏制点进行腊肉熏制,做好市民腌腊制品熏制服务工作。
(五)切实加强企业排污执法监管。一要切实围绕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二是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运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法治化、规范化,切实做到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机制制度不完善不落实不放过,让不守法的企业和单位丧失生存空间、付出沉重代价。
(六)科学应对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今年要继续突出重点时段,结合不同季节,通过强化监测预报,科学研判污染形势,及时开展预警,分区域把握污染物总量,提早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并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执行的督促、指导,使应急预案更加科学化、可操作化,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对纳入应急预案的企业限产幅度、限产时间和停产企业加强日常检查,预案启动期间严格落实到位,努力缓解重污染天气影响。
(七)积极引导,强化教育宣传。下半年,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载体,多渠道、多方式发布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治信息。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大气防治工作中来。同时,要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密切关注舆情,开展势态评估研判,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向公众解疑释惑,积极争取市民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八)严格督查,逗硬问责。市大气办和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等相关部门将对各地、各部门下半年开展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相关部门责任人和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完不成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负责人逗硬考核,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造成重大影响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达州市2016年上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情况通报
市大气办办公室主任、市环保局局长 王怀彦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市2016年上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全省上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会议情况。
7月22日,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保护厅)在成都召开了全省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半年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各市(州)重点要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深入开展“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五大工程,确保完成全省年度目标任务。省大气办常务副主任(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杨雪鸿对上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全省各市(州)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进行了通报。他强调,下半年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各地要用硬措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相关办法。二是要切实落实部门责任,积极推动各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形成合力。三是要认真落实成都及周边、川南、川东北地区联防联治机制。四是要大力强化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综合管理。五是要有效实施多污染物协同减排。一手抓新污染控制,一手抓老污染治理,打好“组合拳”。六是要求各市(州)加强环境监测预报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七是要求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格实行考核督办。会上,省大气办常务副主任、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杨雪鸿还通报了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对全省大气环境质量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相关市环境保护局对如何抓好下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大气环境专家就全国大气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了专题讲座。
1-6月,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同比2015年同期下降8.8%,同比2013年同期下降13.5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2015年同期下降8.8%;全省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同比2015年同期下降19.0%;全省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同比2015年同期上升5.2%。2016年上半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二、 全市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2016年上半年,我市除3月份由于降水较比去年同期偏少,PM10上升6μg以外,其余5个月份都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1月份下降比例达28.6%,2月份下降3.2%,4月份下降2.6%,5月份下降7.5%,6月份下降9.7%。1-6月环境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为70.6% ,PM10平均浓度为93ug/m3, PM2.5平均浓度为61ug/m3,
1-6月,达州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较比去年同期上升6.5%,PM10平均浓度较比去年同期下降12ug/m3,下降比例为11.4%。PM2.5平均浓度较比去年同期下降17ug/m3,下降比例21.8%。但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同比2015年同期上升16.2%,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同比2015年同期上升9.1%。
1-6月,我市严重污染天气0天,重度污染8天,中度污染6天,轻度污染38天。1-6月无重污染天气,去年同期为3天;重度污染比去年同期少11天,下降57.9%;中度污染比去年同期少3天,下降33.3%;轻度污染比去年同期多4天,上升11.8%。监测数据显示,除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指标浓度同比2015年升高外,我市1-6月总体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逐月趋好,全面完成了省大气办(环境保护厅)下达的每月PM10建议目标控制值,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被动局面逐步得到了扭转。
三、省级环境空气质量激励资金分配情况
2016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市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激励资金619万元,因未完成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扣收资金93.2万元,2016年省财政厅实际下达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激励资金补助总额为525.8万元。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对补助资严格按照省上激励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要求进行了分配。其中:市交通局30.6万元,市城管执法局3万元,市气象局69.8万元, 市环境保护局76.4万元,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95万元,市环境监测站151万元,通川区50万元,达川区30万元,经开区20万元。9个单位获得的资金主要用于加强我市城区环境监测、巡查执法、道路机械冲洗、人工降雨等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建设。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市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仍然有较大压力。一是我市特殊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造成秋、冬季节大气污染发生频次高、持续时间长、污染强度大、影响范围广;二是我市城市机动车辆增加迅猛、城区餐饮油烟治理不彻底、城周边垃圾秸秆焚烧现象较突出等因素,造成我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指标浓度居高不下。除此之外,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不到位。一是我市建城区内西外、南外、北外片区大规模开发,建筑工地多,建成区范围内部分建筑工地并未真正严格按照“六必须、六不准”要求,落实打围、硬化、冲洗、覆盖、清扫等各项防尘措施。二是部分城区道路、进出城道路破损后未及时进行修复,路面扬尘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三是黄标车、老旧车辆淘汰工作力度不够。目前我市机动车每天以100多辆的速度递增,导致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老旧车辆淘汰工作缺乏有效的淘汰手段和措施。四是秸秆等生物质禁烧力度还不够大。城区周边生物质焚烧现象屡有发生,城乡结合部的禁烧区仍然会出现露天焚烧秸秆等生物质和垃圾连片焚烧现象。五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力度不够。一些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具有畏难情绪,对工作落实的全面安排、全程督查、持续跟踪做得不够,层层落实,问责力度还不到位,工作存在时紧时松现象,对大气污染防治缺少常态化管控、精细化管理。
(二)部门联防联治“给力不足”。大气污染防治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发改、经信、财政、公安、环保、住建、交通、农业、城管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均都有相应的责任。市政府出台的《达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7)》以及《达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6年度实施计划》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但工作中有一些部门仍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有的甚至还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依然存在,部门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工业结构性污染仍较突出。我市工业结构以钢铁、冶金、建材、电力、化工等重污染行业为主, 同时工业布局较不合理,达钢、东岳电厂及通川区复兴工业园区等多家企业分布在城市周边,工业围城现象比较突出。尽管相关部门加大了治理和监管力度,但污染排放总量仍较大。
五、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6年初,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提出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可吸入颗粒(PM10)年均浓度≤87.5微克/立方米。目前,我市已进入秋季,随着不利气象条件的来临,空气质量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和警醒,如果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按照分工真抓实干,上半年取得的成绩将不复存在。各部门要狠抓工作重点,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改善我市环境空气质量。
为实现PM10下降目标,建议从本月开始,相关部门和通川区、达川区、达州经开区管委会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强力整治大气环境污染。
(一)部门联动,狠抓关键时段整治。下半年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各级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协调统筹作用,按照自身职责落实大气治理责任。发改、经信部门牵头组织落实好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落后产能淘汰、煤炭消费控制和工业企业大气治理、油气回收等工作;公安部门牵头组织落实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住建和城管部门要加强扬尘污染治理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业、环保部门要重点抓好秋冬季节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要进一步健全部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针对大气季节性污染,要采取科学预警、提前干预、实施应急措施等管控手段,切忌蜻蜓点水,流于形式。
(二)严格控制“七月半”祭祀烧纸污染。城管部门要按照《达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6年度实施计划》要求,牵头做好“七月半”祭祀烧纸污染控制方案,在农历七月期间组织抽调乡镇、村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人员成立巡查组,在通川老城区、北外肖公庙、西城新区(含马房坝金山片区和马踏洞片区)、南城片区(含小河嘴片区、三里坪片区、翠屏山片区、南城中心组团)范围内进行巡查,制止市民在州河两岸、城市道路两侧、家属院等地祭祀烧纸。通川区、达川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要做好配合和宣传工作。
(三)抓好秋、冬季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农业、环保部门要通力协作,齐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