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竹县环境保护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工作水平,着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出台服务民营经济的保障措施。建立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既严格环境准入又主动服务经济发展。严格环境监管六不准六项禁令,明确全县环保系统及工作人员不得干预、插手环保工程项目招标,不得指定或变相指定环评、设计施工、污染治理及运营单位和环保产品、设备;不得滥用权力设置或变相提高外地环境服务机构在本县从业门槛;不得随意干预企业依法经营活动,建立环保权力清单,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建立环保责任清单,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
二是开通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准入政策、法律法规、环保手续办理等全程咨询服务,助推企业更好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对符合政策要求的民营企业建设项目,通过精简流程、压缩时限、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管理、网上审批等举措,实现高质高效审批。2018年环评审批项目54件(备案390件),总投资37.76亿,环保投资0.73亿,保障了重大项目的签约落地和开工建设。
三是争取环保资金支持民营经济提档升级。环境污染治理资金适当向民营企业倾斜,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良好、实现达标排放、为全县污染物总量减排做出贡献的民营企业,积极帮助,提升企业污染治理能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四是自觉将环境监管融入企业服务。推行“双随机”环境监管执法模式,实现对不同环境守法水平监管对象的差别化管理,对超标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对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的合法企业减少监管频次,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同时规范检查和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截至目前,取消环境监测服务费,停止征收城市放射性废物送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