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铁军们,战斗在抗“疫”的最后一道防线
2020-02-28 00:00:00 来源: 作者:达州市生态环境局
【字体:
打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穿着隔离服,或者没有隔离服,只戴着口罩,坚定地战斗在抗“疫”的“隐蔽战场”,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着每一所定点收治医院、每一个相关的污水处理厂。他们的脚,走向病人留下的垃圾,检查医疗废物处置是否安全;他们的手,伸向这些地方的污水口,测水样。他们用坚守诠释着初心和使命,尽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风采。

            

      为了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他们当仁不让

      2月25日,在通川区人民医院旁,杜紫诚与李黎明正小心翼翼地穿着防护服,他们不是白衣天使,而是默默无闻的环保铁军。李黎明说,“疫情防控期间,他和同事们经历了很多第一次,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穿防护服采集并监测感染性强的涉疫废水,由于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穿脱防护服,有很高的感染风险,我心里还是很恐惧的,但是身为中共党员,我不上谁上,我坚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疫情防控期间,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疫情期间应急监测方案,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环境应急监测领导小组。并根据国家、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要求不断更新应急监测方案。

           

    疫情防控期间,市环境监测站分别多次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罗江断面、惠泉污水处理厂下游地表水和车家河断面,幺塘乡饮用水水源地、大竹、渠县、万源、宣汉、开江城市集中饮用水断面开展了应急监测,除常规监测项目外,按要求增加了余氯和生物毒性监测;并对各县城7个污水处理厂下游6个断面开展了余氯和生物毒性监测,监测结果均无异常。对达州市中心医院西区分院、通川区人民医院、达川区人民医院开展了废水余氯现场监测,并对消毒剂投加量作了指导。对达州市中心医院西区分院和达州市佳境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周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应急监测,监测指标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氨和硫化氢,监测结果显示空气质量无异常。

   从疫情发生以来,市环境监测站共出动应急监测人员200余人次,积极采购现场应急监测设备和疫情防护物资,保障了应急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以确保全市生态环境安全。

      

    他们,战斗在涉疫医疗废处置前线

   “医疗废物暂存间内要使用专用容器分区贮存,严格落实医疗废物转运联单制度,实现医疗废物全流程闭环管理……”2月21日,市环境监察执法大队一大队大队长裴浩程在市中心医院检查医疗废物暂存情况时提到。

   为确保全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及时清运处置,阻断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生态环境领域传播,市生态环境局组建检查督导组专班,统筹督促调度全市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制定了《达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预案》,为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提供了工作规范;开展了一次医疗废物处理现场检查及应急处置演练,检验应急预案操作性,规范预案处置流程,储备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宝贵经验;全市医废应急处置采取专项督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及时跟踪督导疫情医疗救治机构、观察点医疗机构医废产生情况,同时,不定期对达州佳境医废处置中心、市污水处理厂、市饮用水源地等生态敏感点开展检查,压实各级医废处置主体责任。

    1月20日至2月27日,达州佳境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处置医疗废物274吨,其中疫情医疗废物39吨。实现了医疗废物日产日清、杜绝疫情医疗废物二次污染目标。

       

    开辟疫情防控相关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

    达川区行政审批股股长黎玉勇介绍说,疫情防控期间,达川区采取电话预约、电子邮件送达等方式,实现了业主“零跑路”和“不见面”审批事项。为区级重点招商企业达州鸿汇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办理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手续。疫情应急新建企业四川小卫士医药用品有限公司完成了年产10亿只口罩项目网上建设项目环评备案。

   疫情防控期间,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市生态环境局及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党委政府认定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建设项目,积极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做好疫情防控项目审批服务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上下游配套项目第一时间建设投产。

   据悉,承担疫情应急防控的医疗机构,在确保环境安全可防可控的前提下,其临时应急病房类建设项目无需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建设情况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对疫情使用的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护目镜、消毒机、红外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的建设项目,其环评手续采用登记备案形式,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中自行备案。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负压救护车、84消毒液、专业实验室、科研攻关、技术改造等建设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先开工,后办理。

      

    驻村扶贫就地抗疫

   “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大家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千万不能放松措施。要认真学习万源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范公告,杜绝串门、集会和聚餐等行为。要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每日打扫房间,勤洗手,多通风,出门戴口罩。不要参与任何形式的聚众喝酒赌博等活动”市生态环境局驻万源市蜂桶乡巴桃园村第一书记吴建川通过喇叭向巴桃园片区、青岗岭片区、徐家扁片区、罗斗坝片区、高家河片区等村民进行宣传。 

    疫情发生后,市生态环境局扶贫工作队的三名工作队员,就地组成抗疫工作队,和广大环保战士一样,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春节假期,投入到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协助村“两委”对全村200余户中的返乡人员进行排查统计,每天线上线下不间断开展宣传和人员疏散工作。

      

    他们,积极参与社区联防联控

    “健康证要去北岩寺社区出具证明,然后拿着证明去东城卫生服务中心开就可以了,具体的情况以社区工作人员告知为准。”针对居民关于健康证的咨询,在“双报道”北岩寺开展工作的监测站员工许姗解答道。

    疫情发生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市环境监测站3个支部分别组建了“党员突击先锋队”,支部书记任队长,深入“双报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加强自身防护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配合社区工作人员核查小区进出人员身份、测量进入人员体温、开展宣传引导、疏散聚集人群等,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截至2月28日,共计开展党员疫情防控志愿服务130余人次。

      

 

上一篇: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简化相关建设项目环评手续的通知 下一篇:新形势,新方式!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特殊”环评审查会,助力民生工程顺利推进
网站介绍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达州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中国·四川达州市达川区南滨路二段309号
蜀ICP备202101034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7000010
川公网安备 5117030200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