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项目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7年2月20日—2017年3月3日(共10个工作日)。
电话:0818-2389915
地址:达州市南城仙鹤路529号达州市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达州市通川区仁爱医院建设项目 |
达州市通川区板桥街56号 |
达州市通川区仁爱医院 |
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 |
项目项目利用原康和门诊经营场所(已停运)以及租用通川区东城南岳社区办公拆迁办公室及安置房1-2层部分区域进行改造装修后作为医院经营场所(该建筑共-1/7F,1-2层为商住,3-7层为住宅),项目租用面积为960m2。 医院以临床医疗服务为主兼疾病预防、保健等功能,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申请床位35张,同时配套建设相关辅助设施。不设太平间、牙科和传染科。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6万元。 |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租用已建房屋作为医院经营场所,基本没有土建施工,施工期主要为房屋装修、设备安装产生的噪声、废气、固体废弃物及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利用已有设施处理后排放。装饰废气通过选用环保装修材料、加强通风换气、室内种植花草等措施减少装修废气造成的影响;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排放量小,属间断性排放,可得到有效的稀释扩散,对环境的影响甚微。装修和设备安装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产噪设备和安排施工时间等一系列措施减轻对周围住户的影响。生活垃圾由达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定期清理;装修阶段的建筑垃圾尽量做到废弃物综合利用,对于不能利用的施工垃圾用编织袋包装后运出屋外,统一收集后运至建筑垃圾处理场;废油漆桶由油漆厂家统一回收,固废均能达到有效的处理、处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水排放及治理措施:项目拟单独修建医院排水系统与楼上住户排水系统分开,项目产生的特殊废水主要为酸性废水。酸性废水经中和预处理后,与其他医疗废水和生活废水一同进入项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预处理标准后经规范管道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2、大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污水处理设施恶臭通过加强通风换气次,废气通过墙脚一侧管道引至医院北侧吴家沟排水渠一侧排放。病房废气采用臭氧消毒,同时加强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通风系统设置过滤装置。医疗废物间暂存产生一定量的恶臭通过医疗废物做到日产日清、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等措施减少恶臭的产生,对不能做到日产日清,且当地最高气温高于25℃时,应将医疗废物低温暂时贮存,暂时贮存温度应低于20℃,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汽车在启动及停车时产生少量汽车尾气,且污染物排放浓度较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发电机尾气通过自带的消烟除尘器处理,通过排气扇排放。中药熬药室产生的异味气体由通风管道引至楼顶高空排放。 3、噪声排放及治理措施:各类噪声污染通过优选设备、建筑隔声、基础减振等降噪措施,不会产生噪声扰民现象。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为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设备污泥,按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的原则,医疗废物委托达州佳境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进行收集和专业处置;污水处理设备产生的污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清淘、收集处置。一般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和中药药渣,通过设置垃圾桶进行收集,做到日产日清,收集后由达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每天统一清运至市政垃圾场。 三、公众参与情况 项目进行两次网上公示,未收到反对意见,公众调查表发放28份,回收28份。统计结果表明:所有接受调查人员认为该项目选址合理,项目建成有利于本地区社会卫生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支持本项目建设的占100%。 四、其他部门意见 达州市通川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通区卫计医准字[2016]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