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达州市通川区着力守护一江清水,构建区、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实行“1+4”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模式,落实“1+4”工作措施,2017年度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建成通川区河长制工作机制体系,获得水利部、环保部中期评估核查组的高度评价。
今年以来,通川区聚焦河长制六项任务,强化社会监督与执法监管,大力推进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社会参与,共护江河。1月,接到群众及社会团体举报破坏河道环境行为共3起,已全部办结。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复。
打非禁采,守护河岸。在取缔非法采砂,打击电鱼、毒鱼、非法捕捞行为,侵占河道等方面下定决心,花大力气实施整治。一是依法取缔北外镇李正建非法采砂厂,严把新增采砂厂准入关。二是强化全区天然水域渔业行政执法,严打违规电鱼、毒鱼及非法捕捞。三是全部拆除沿河违章构筑物,保障行洪安全,维护河道天然生态。
对症下药,治河护水。追根溯源,对症下药,采用治河先治岸的工作思路,坚持源头治理,过程管控,细化整改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一是控制农业污染,大力推广农业废弃包装物回收。制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标识300余份,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桶9000余个,张贴《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挂图》600余份;二是控制场镇生活污水,全力推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场镇生活污水入网率。目前,罗江污水处理厂、魏兴污水处理厂、蒲家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用;三是强化监管,建设排污口在线监测平台。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方案,完成通川区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标志牌建设,实现规模以上排污口2h/次在线监测和1季度1次全面监测。力争在2018年底基本建成排污口在线监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