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通川区“九个”有力助推污普工作落实
2018-11-20 00:00:00 来源: 作者:达州市环境保护局
【字体:
打印

自我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以来,通川区着力在机构建设、方案制定、队伍落实、“两员”选聘、技术培训、质量管控、经费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全区污普工作人员精诚团结、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全力以赴、扎实推进,较好地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数据采集和空间采集工作,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组织机构落实有力。为确保污普工作圆满完成,通川区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环保局局长为副组长,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区农业局、工商质监局等38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通川区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通川区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下设普查办公室、综合组、技术组、质量监督组、培训组五个工作组。各乡镇均成立污普办、落实专人负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工作责任落实有力印发了《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的通知》(通区府办发〔201759号)和《达州市通川区环境保护局关于成立达州市通川区环境保护局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通区环发〔201819号)《达州市通川区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达州市通川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实施方案》(区污普办〔201837号),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时限和工作目标。严格目标考核,将污普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对各乡镇“党政同责”年终目标绩效管理考核的依据,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取消评先选优的资格,并扣减年终考评目标分值。

三是普查队伍建设有力。采取抽调、公招等方式,从区环保局抽调3名技术骨干到普查办工作,聘用10名专职人员从事污普工作,切实做到污普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同时,建立完善区级部门、乡镇、街道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QQ群,形成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格局。

四是普查经费保障有力。编制了《通川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项目预算编制指南》,及时划拨污普专项经费270万元,有力地保障了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开展。

五是“两员”选聘工作有力。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了两员选聘工作力度,全区共选聘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达120人,有力推动了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是普查技术培训有力。先后召开了污染源普查技术培训会20次,对22个乡镇120名基层指导员、普查员,103家重点排污企业、32家移动源、194个行政村进行入户调查技术培训和考核,培训技术骨干650余人。各乡镇污普办也及时组织社区、村委会普查员、指导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人数达300人次,培训工作做到全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委会和重点排污企业的全覆盖。

七是污普宣传报道有力。先后在达州市媒体及网络上刊登了《致普查员的一封信》《致普查对象的一封信》;向区级部门、重点排污单位、乡镇、社区、街道发放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来》宣传手册2000余份;区级有关部门、乡镇、社区、街道、重点企业在单位大门采用悬挂标语横幅及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污普工作,积极营造普查氛围,形成了人人关心污普、了解污普、参与、支持污普的新格局。

八是质量管控措施有力。制定了《通川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质量控制工作方案》,按照清查名录库清单,逐家逐户进行现场核实、现场填报、现场数据采集、现场指导,切实做到全区入户调查企业现场调查的全覆盖。进一步加大数据填报审核力度,采集普查对象、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初审——限期整改——区污普办技术负责人审核——限期整改——区污普办主任、技术总负责人再审核“五上五下”等方式开展污普入户调查质量核查,确保了污普工作质量

九是污普档案资料规范有力。严格按照污普档案管理要求,对普查资料按照不同科目逐项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和归档,切实做到一企一档规范管理,先后规范档案600余盒。

    通过强力推进,全面完成全区910家“五大源”入户调查工作。其中,工业源为494家;农业源54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5家;入河排污口124家;移动源32家;行政村生活基本信息194家;生活源锅炉711台。
上一篇:达州市通川区”九个”有力助推污普工作落实 下一篇:紧盯重点时段 强力巡查监管渠县全力打好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网站介绍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达州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中国·四川达州市达川区南滨路二段309号
蜀ICP备202101034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7000010
川公网安备 5117030200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