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关于拟对成达万高铁达州南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等三个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2025-09-19 08:36:48 来源:核与辐射监督管理科 作者:达州市生态环境局
【字体:
打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成达万高铁达州南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成达万高铁达州渠县北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和渠县静边11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等三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919-2025925日(共5个工作日)。

        话:0818-2669052

        址:达州市南滨路二段309号达州市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

概况

报告表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成达万高铁达州南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

高新区、东部经开区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

核工业二三0研究所

项目性质为新建。

建设内容为:

亭子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220kV配电装置场地西北侧通过拆除原有局部围墙后在外扩建220kV出线间隔1,需新增占地约0.1502hm2化工园220kV变电站完善二次工程,新增2220kV线路保护;亭子达州南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新建线路长度约为11.8km化工园达州南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新建线路长度约为4.5km共使用铁塔11基。

项目总投资528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0.7万元,占总投资的0.77%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线路占地范围内主要是耕地(不涉及基本农田)和林地,其植被主要为栽培植被、其次为自然植被。

在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尽量避开林区,无法避让的林区,采取适当提高塔位高度,增加架空线路对地高度的措施减少树木的砍伐;线路设计时因地制宜以减少土石方的开挖及回填工作量为原则,减少植被破坏的面积。施工时应严格按规采伐林木,禁止超范围、超数量采伐。施工区域表层土壤收集后单独存放于塔基旁,严禁超出塔基施工临时占地范围,规范施工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应对相关区域进行土地整治、表土回覆和植被恢复。

2.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机具按《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2024年版)(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公告202440号)的要求,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集中在昼间施工,禁止夜间施工。加强车辆管理,途经声环境敏感区域时控制车速、减少鸣笛。

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站内既有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定期清掏,不直接排入天然水体。线路施工人员就近租用现有民房,生活污水利用居民现有设施收集后定期清掏,不直接排入天然水体。

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在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按照《四川省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试行)》(川建发〔201816 号)要求采取相应的扬尘控制措施,强化施工扬尘措施落实监督,落实重污染天气状况下的应急措施。建设工地要按照六必须,六不准要求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扬尘排放满足《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要求。

5.固体废物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运至附近垃圾桶或市政垃圾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棉纱、含油手套等含油废物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拆除的围墙作为建筑垃圾运至当地建筑垃圾处置场处置。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对塔基处临时占地加强植被的管护;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加强用火管理,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对项目临时占地区域的植被恢复应考虑连续性,与当地背景景观融为一体,维持区域生态功能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线路与其它电力线、铁路和高速公路交叉时,其净空距离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导线在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道路等场所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6.5m,在民房等公众曝露区域设计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10.0m,线路Ⅰ改建段导线设计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12.0m

3.声环境保护措施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定期维护保养输电线路导线,降低电晕噪声。

4.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亭子变电站间隔扩建后运行方式不变,值守、运行人员数量不增加,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站内既有化粪池收集后定期清掏。线路运行后无废污水产生。

5.固体废物

变电站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值守人员不定期清运至附近乡镇垃圾桶集中转运。变电站间隔扩建不增加含油电气设备,变电站事故时产生的事故油量不变。主变发生事故时,事故油经主变下方的事故油坑,排入站内设置的事故油池收集,经事故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后,事故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外排;变电站检修时产生的含油棉、含油手套等含油废物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变电站间隔扩建不新增废蓄电池,变电站更换的废蓄电池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不得擅自处理,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2

成达万高铁达州渠县北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

渠县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

核工业二三0研究所

项目性质为新建。

建设内容为:

①渠县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扩建渠县220kV变电站220kV出线间隔1个;②全胜220kV变电站新增线路保护工程,新增2220kV线路保护;③全胜—渠县北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新建线路长度约为32.05km,包括架空段和电缆段,其中架空线路长度约为32km,电缆段线路长度约为0.05km单回埋地电缆敷设;④渠县—渠县北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新建线路长度约为17km共使用铁塔45基。

项目总投资879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1.5万元,占总投资的1.15%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线路占地范围内主要是耕地和林地,其植被主要为栽培植被、其次为自然植被。

线路路径选择时尽量避开林区,无法避让的林区,并采取适当提高塔位高度,增加架空线路对地高度的措施,以减少树木的砍伐;线路设计以减少土石方的开挖及回填工作量为原则,并结合铁塔全方位高低腿使用,减少植被破坏的面积。施工时禁止超范围、超数量采伐林木。施工区域应剥离表层土壤收集后单独存放于塔基旁,严禁超出塔基施工临时占地范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应对相关区域进行土地整治、表土回覆和植被恢复。

2.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机具按《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2024年版)(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公告202440号)的要求,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施工集中在昼间进行,禁止夜间施工。加强车辆管理,途经声环境敏感区域时控制车速、减少鸣笛。

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渠县变电站间隔扩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站内既有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定期清掏,不直接排入天然水体。线路施工人员就近租用现有民房,生活污水利用居民现有设施收集后定期清掏,不直接排入天然水体。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施工时,应设置施工控制带,对施工场地四周进行拦挡围护,严格控制施工红线,限制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避开雨季施工,施工工艺,减少开挖面,减少土石方开挖量,禁止渣土下河。

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四川省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试行)》(川建发〔201816 号)要求采取相应的扬尘控制措施,强化施工扬尘措施落实监督,落实重污染天气状况下的应急措施。建设工地要按照六必须,六不准要求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满足《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要求。

5.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施工人员清运至附近垃圾桶或市政垃圾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棉纱、含油手套等含油废物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三、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对塔基处临时占地加强植被的管护;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加强用火管理,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对项目临时占地区域的植被恢复应考虑连续性,与当地背景景观融为一体,维持区域生态功能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线路与其它电力线、铁路和高速公路交叉时,其净空距离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线路单回三角段导线设计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10.0m,线路Ⅱ双回塔单边挂线段导线设计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12.0m。与其他设施的净距满足《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的规定。

3.声环境保护措施

定期维护保养输电线路导线,降低电晕噪声。

4.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渠县变电站间隔扩建后运行方式不变,值守、运行人员数量不增加,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站内既有化粪池收集后定期清掏。线路运行后无废污水产生。

5.固体废物

变电站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值守人员不定期清运至附近乡镇垃圾桶集中转运。变电站间隔扩建不增加含油电气设备,变电站事故时产生的事故油量不变。主变发生事故时,事故油经主变下方的事故油坑,排入站内设置的事故油池收集,经事故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后,事故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外排;变电站检修时产生的含油棉、含油手套等含油废物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变电站间隔扩建不新增废蓄电池,变电站更换的废蓄电池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不得擅自处理,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3

渠县静边11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

渠县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渠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瑜仁嘉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为新建。

建设内容为:

渠县静边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新建静边110kV变电站位于达州市渠县静边镇官渡村五组。该变电站主变为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为户外GIS设备。渠县涌兴110千伏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本次在110kV涌兴变电站内原预留的110kV场地扩建110kV出线1回至静边110kV变电站。该间隔属于预留间隔,本次间隔扩建不需新征地,不进行土建工程,只需完善该出线间隔内其余电气一、二次设备;渠县涌兴至静边110千伏线路工程:线路位于达州市渠县境内,起于110kV涌兴变电站110kV侧门型构架,止于静边110kV变电站110kV侧门型构架。线路路径全长约2×3.71km+28.12km④渠县静边11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通信及辅控部分)

静边变电站配置电能量采集终端装置、PCM设备、调度数据网及综合数据网和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等设备。

项目总投资686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4万元,占总投资的0.5%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站址处设置土石方临时堆放场,剥离的表土和土石方应分别堆放,剥离的表土应做好养护,供绿化使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装袋,并在结束施工时带出施工区域,不得随意丢弃于施工区域的天然草丛中,避免对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对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塔位及临时占地区域植被恢复尽可能利用植被自然更新,对确需进入人工播撒草籽进行植被恢复的区域,应采用当地物种,严禁带入外来物种。根据地形特点采用紧凑型铁塔和钢管杆,使用掏挖型基础,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量,降低水土流失影响。工结束后应对临时占地区域及时清除杂物和土地整治。

2.声环境保护措施

选用低噪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减振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缩短施工周期;禁止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产噪作业,在施工工作面铺设草袋等,以减少车辆与路面摩擦产生噪声。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尤其进入噪声敏感区时应限速。施工场所必须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标准限值。

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澄清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产生的生活污水可就近利用附近居民原有设施收集后,用作农肥,不会对区域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201911日起施行),在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按照《四川省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试行)》(川建发〔201816号)要求采取相应的扬尘控制措施;执行《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达市府办发〔20251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2415号)等相关要求,强化施工扬尘措施落实监督,落实重污染天气状况下的应急措施。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落实施工环境管理责任人,基础施工过程中,临时堆土应采取密目网覆盖,降低扬尘影响,确保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满足《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要求。

5.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清运至附近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置。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产生弃土,变电站弃土运往政府指定弃土场,线路弃土均在塔基征地范围内摊平堆放处理,采取对土体自然放坡、夯实边坡的方式挡护。

四、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变电站站内平行跨导线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降低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输电线路路径走线时尽可能避开敏感点,在与其它电力线、通信线、河流、公路等交叉跨越时应严格按规程要求预留足够的净空距离。新建线路导线最低对地高度不低于8m。输电线路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中的要求。

2.声环境保护措施

变电站主变选用声压级低于60dB(A)的主变压器。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组合电器,减小噪声影响。变电站采用实体围墙,优化变电站平面布局,主变布置在站区中央,远离环境敏感目标。新建线路导线最低对地高度不低于8m

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变电站生活污水经2m3化粪池汇集处理后定期清掏;输电线路不产生生活污水。。

4.固体废物

变电站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集中处理。输电线路营运期不产生固体废物。主变压器事故工况时产生事故油,事故废油属于危险废物。主变压器下设有集油坑,站内设有事故油池。变压器事故油先进入主变正下方集油坑,然后通过排油管引入事故油池。事故油大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回收部分为危废,交由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清理池壁时产生的棉纱、手套和容器、检修时产生的废油、含油棉纱、手套、容器等亦属于危险废物,交由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蓄电池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约5~8年更换1次。废蓄电池为HW31900-052-31类危险废物,更换下来的废蓄电池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网站介绍 | 网站地图
环境举报热线:12345
主办单位:达州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中国·四川达州市达川区南滨路二段309号
蜀ICP备202101034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7000010
川公网安备 5117030200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