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达州Ⅰ(开江)至杨柳双回110千伏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7月9日-2025年7月15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18-2669052
地 址:达州市南滨路二段309号达州市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 概况 | 报告表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达州Ⅰ(开江)至杨柳双回110千伏线路工程 | 达州市开江县 |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 开江明月电力有限公司 | 成都环汇华院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项目性质为新建。 建设内容为: 1、110kV开江至杨柳Ⅰ回线 110kV开江至杨柳Ⅰ回线起于开江220kV变电站,止于杨柳110kV变电站,线路全长5.059km,其中架空线路长度为4.939km,电缆线路长度为0.12km。全线新建塔基20基,输送电流为1003A,架空线路采用双分裂。 2、110kV开江至杨柳Ⅱ回线 110kV开江至杨柳Ⅱ回线起于开江220kV变电站,止于杨柳110kV变电站,线路全长5.044km,其中架空线路长度为4.904km,电缆线路长度为0.14km。全线新建塔基16基,输送电流为1003A,架空线路采用双分裂。 3、变电站间隔扩建 本次在开江220kV变电站110kV GIS配电室预留场地上建设110kV出线间隔2回,采用电缆出线;在杨柳110kV变电站 GIS配电装置预留场地上扩建110kV出线间隔2回,采用架空出线。本次在站内预留用地上进行扩建,不涉及新增占地,变电站间隔扩建后,电气平面布置维持不变。 项目总投资329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7万元,占总投资的1.12%。 | 一、施工期主要影响为生态破坏、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 (一)生态环境。严禁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超出作业区域施工,避免对项目占地区周边的植被造成破坏;既有道路,尽量少新建施工运输道路和人抬便道;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施工地表及场地清理、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与区域整体绿化保持一致;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保护好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动植物保护知识等方面的宣传。 (二)大气环境。主要是施工粉尘、道路扬尘、车辆尾气,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影响较小。 (三)水环境。主要是塔基处施工废水和极少量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由于施工期每个作业区持续时间短,比较分散,依托已有的设施收集处理,不外排。 (四)声环境。主要为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活动中产生的噪声污染,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鸣笛,减少施工噪声。 (五)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运往垃圾收集点,环卫统一清运。土石方,用于回填塔基。 二、营运期主要影响为噪声、电磁环境、固废、生态环境等 (一)噪声: 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产生的噪声能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及《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的要求。 (二)电磁环境: 本工程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工频电场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0.1mT)的控制要求。 线路工程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 (三)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利用现有垃圾收集设施收集后与该区域其它生活垃圾统一集中处理;废旧蓄电池由具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主变产生的事故油经事故油池收集后交于专业公司回收利用,不外排。 (四)生态环境 本项目永久占地面积较小,生态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森林火灾,施工结束后及时利用当地生态系统中原有物种进行植被恢复,采取相应措施后,不会改变环境生态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