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宣传教育实施方案
为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全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动员、引导全社会积极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环境、关爱环境的舆论氛围,扎实开展好全面治理流域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废危废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全民环保行动,积极推进环保中心工作和达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建设美丽达州,结合我市环保工作实际,特制定我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实施方案。
一、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市委三届十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国、全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宣传全市环保中心工作为重点,以完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为抓手,不断强化统筹媒体和公众参与力量,发掘和宣扬保护环境典型人物、事迹,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改善我市环境质量,为推进达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和良好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宣传教育实施方案,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网络基本健全完善,逐步实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社会化、系统化、规范化。通过开展“三建、五进、一提升”活动,基本实现全市广大市民通过各种方式接受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最终实现全社会关心环境、关注环境、关爱环境。
(三)工作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市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引导社会公众深化环境保护对于改善民生、维护群众权益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让社会公众了解环境保护,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巩固传承,改革创新。总结完善近年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成效。
3.突出重点,全面提高。突出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放射性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突出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以点带面,促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水平全面提高。
二、宣传对象
2017年,重点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级机关部门(单位)的干部职工开展党校培训班、市城区街道(社区)的干部职工、国控企业的厂长(经理)、全市重点中小学的教师。其余公众通过节日宣传、广场宣教、图版展览、媒体报道、网络宣传、环保讲堂、环保调查、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教活动普及环境保护知识。
三、宣传内容
2017年重点宣传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十条》、《土十条》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雾霾防防等环保知识。
四、任务与措施
(一)建立一个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组织。进一步完善以环保部门牵头,宣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林业、水务、住建等部门协作,形成各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参与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组织体系,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定期研究确定不同阶段宣传重点,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二)建成一支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队伍。加强对环境保护专家、教师、乡(镇)干部、街道(社区)干部和环保志愿者等重点人群的培养和管理,成立一支具有专业特色、素质优良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队伍,举办培训班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举办业务培训班要注重实效,提高培训效果,真正培养一支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宣传教育队伍。
(三)建立一个新闻媒体宣传教育平台。充分利用达州电视台、达州电台、达州日报、达州晚报、四川新闻网、环保门户网站、移动通信、政务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各类媒介,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摄制和翻录生动、易懂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影片,扩大、普及电化教育。举办环境保护广场宣传、图版展览、环保讲堂、专题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抓好先进环保典型的宣传,吸引公众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来,不断增强宣教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机关”活动。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纳入市级各机关部门(单位)干部职工的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市委中心组学习、市委党校干部课堂、网络等培训资源,满足机关工作人员各类别、多层面、多样化的培训需求。鼓励机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发挥好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表率作用。选取5至10个市级机关,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在机关显要位置张贴环保宣传画。
(五)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活动。加强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将环保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培训课程,选择2至3个学校进行培训,培养一支精通环保知识的教师精英队伍,在日常教学中逐渐普及环保知识。组织编写各种图文并茂的读本和画册,发放绿色倡议书,播放环境警示教育记录片,开展环境保护知识问卷调查,增强中、小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的兴趣。与市教育局一起开展 “环境友好型学校” 创建活动,争取创建3-5个省级 “环境友好型学校”,完成5-8个市级“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任务。
(六)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掘、整合利用资源,联合司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和街道(社区),依托科技活动周、科技活动日、全国科普日、科教文卫“三下乡”、社区科普大讲堂等宣传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在市城区范围内选取3至5个社区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在街道(社区)办事处开展环保宣讲活动、张贴环保宣传画,在街道(社区)范围内选择一部分医院、宾馆、超市、商场等发放环保宣传资料、悬挂宣传口号。
(七)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企业”活动。加强企业法人代表和环境管理者的法制教育培训,对全市范围内国控、省控重点企业,采取举办培训班、开展法律咨询、送法到企业到车间的形式,增强企业的环境意识和守法意识。组织核技术利用单位相关管理人员进行1次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开展重点工业企业参观活动,组织重点人群和社会公众参与员参观市辖区重点工业企业,安排环保专家进行现场讲解、释疑,使公众能够进行近距离接触、体验式的参观,产生有针对性的参观学习效果。
(八)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乡村”活动。积极联合农业、林业、水务、住建等部门和乡(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乡村”活动。在全市组织2至3个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的乡镇到设施建设完成、运行管理经验丰富的乡镇学习考察。结合生态乡镇、生态村等生态创建工作,在全市选择3至5个畜禽养殖、小流域污染较重和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不力的乡镇开展环境保护宣讲活动。
(九)提升环境保护专题宣传教育活动水平。充分利用“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 “12·4”法制日、达州环保世纪行、“阳光问廉”、达州晚报“值守热线”等环境保护专题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研究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深入开展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依托“12369”环保热线、“凤凰山下”论坛、官方微信微博和环境信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搭建环保公众交流和互动平台。开展“环保公众监督员”征聘活动,组织环保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环保问卷调查,了解群众对我市环保工作的认可程度。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围绕环保工作进行座谈、视察、参观,针对环保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环保局要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职能,做到组织上有领导,工作上有计划,职责上有分工,行动上有骨干,落实上有队伍,要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衔接,注重与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的密切配合,使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逐步迈入规范化的轨道,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各县(市区)环保局要开通环保官方微信、微博。
(二)完善工作制度。各县(市、区)环保局要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健全环保宣传工作机制,加强检查考核,落实奖惩措施。根据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实施方案,扎实认真地抓好贯彻落实,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
(三)落实经费保障。各县(市、区)环保局要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经费纳入环保部门年度预算,由财政提供保障。各地参与市环保局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的单位也要在各项工作实施中提供支持,保障宣传工作正常开展。
(四)注重宣传效果。各县(市、区)环保局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环保工作的宣传报道。要运用户外公益广告、咨询台、标语、宣传手册、宣传单、宣传栏、横幅、LED以及宣讲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要及时收集、办理媒体报道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办理结果,推动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