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日,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因检修生化池阀门全面停产,导致每天5-6万吨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州河。市环保局得知该情况后立即组织进行研判认为:目前正值枯水末期,州河金盘子库区处于来水量最少、水流速度最慢、水体自净能力最弱、污染负荷最高、环境容量最低的时期。若不采取措施,任凭每天5—6万吨未经处理的高浓度城市生活污水直排州河,必然致使金盘子库区水体污染负荷急剧上升,导致缺氧死鱼等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为此,市环保局于当日立即将该情况向市政府进行了紧急报告。市长包惠、副市长黄平林等领导对此事高度关注,指示王建副秘书长连夜协调处理此事并于4月3日上午召开现场会要求市污水处理厂加快设备检修进度、市水务局协调调水维持库区水质、市环保局加强水质预警监测和库区巡查工作。之后,市污水处理厂立即组织检修人员57名,组成6个检修组,连续奋战40个小时,比原定抢修时间提前50个小时,减少直排生活污水8.4万吨;市水务局从罗江库区调取水量2500多万方,金盘子库区下泄流量1200多万方,保证了金盘子库区的正常生态用水。市环境监测站增设万家河、河市镇2个人工监测断面,每8小时采样一次,出动18人次对金盘子库区的三个断面开展监测,共测出36个数据;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出动8人次对库区进行巡查。截止4月6日8时,州河水质状况得到缓解,没有出现浮鱼、死鱼等现象。在实施处置措施前,金盘子库区溶解氧一度低至4.31mg/L,实施生态调水等综合措施后,金盘子库区溶解氧升至5.881mg/L。库区水质基本稳定在三类水质,避免了一起造成州河水质恶化的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此次事件的发生及处置,几点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一是领导重视。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多方合作、措施得力是成功化解环境污染事件的关键。二是要有环境污染预见性。针对企业的日常排污状况及检修情况等,来预见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三是处置及时。发现问题后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才能把环境污染苗头遏制在萌芽状态,避免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扩大。四是部门联动。要加强部门联动,形成环境保护的齐抓共管机制。
建议对参加本次行动成功化解州河水质污染环境事件的单位及人员进行通报表彰。主要单位有:达州市人民政府应急办公室、达州市环境保护局、达州市水务局、达州市给排水总公司、达州市地方电力公司、达州市罗江口电站、达州市金盘子电站。同时建议市环保局和市水务局牵头制定州河金盘子库区生态调水应急预案,规范生态调水工作程序,以便各方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