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015-12-16 00:00:00 来源: 作者:
【字体:
打印

   近年来,通川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和《达州市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总体方案》,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加大工业污染、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污染整治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强力推进燃煤锅炉淘汰、积极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和规范腌腊制品熏制等污染防治工作,全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11月份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为100%。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制定了《通川区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度实施计划》、《通川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和《达州市通川区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任务。三是召开专题会议。市区、区政府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分析会、督查会和联席会,查找问题,增添措施,确保整治工作收到实效。四是加大督查力度。由区政府督查室牵头组成督查组,对各责任单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考核。考核采取倒扣分制,按照各责任单位管理权限,对工作未落实、落实不到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扣责任单位2分;对连续两次被通报仍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要求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向社会公开作出检讨。同时,区纪检监察部门对未按要求落实防治措施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进行严肃问责。五是加强资金投入。针对执法监督和宣传教育等薄弱问题,由区财政每年预算200万元环保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大力实施综合整治

   按照《通川区大气污染整治攻坚方案》要求,10月、11月通川区集中开展了专项整治。一是采取限产措施。对四川利森建材有限公司、四川省旭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23家工业企业采取限产30%的措施,有效降低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二是依法实施关闭。对位于主城区的达州市马踏洞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通川区金山岩砖厂和通川区源头石材厂实施了关闭。三是加快燃煤锅炉淘汰。对主城区新志强食品公司、达州市伟林肉类公司、华润蓝剑雪花啤酒有限公司等企业燃煤锅炉依法进行淘汰,淘汰燃煤锅炉6台,共计38.7蒸吨。四是加快升级改造。完成了四川利森建材有限公司和达州市航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烟粉尘达新标升级改造治理工程,实现达标排放。五是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四川利森建材有限公司、达州市新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和达州市佳境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目前已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已通过省经委评审,正在抓紧实施。六是认真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对全区储油库、油罐车和加油站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业主开展学习培训,完成了徐家坝、罗江、北外、海棠湾等15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并达标验收。七是强化道路扬尘整治。加大对西河路沿线道路运输车辆的控制,凡超限超载、抛洒散落、不覆盖运输等行为均予以重处。对达州市聚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通川区西里扁石料厂和通川区明月石材厂粉尘超标排放,采取了停产等强制性措施。八是加大工地扬尘监管。督促江湾城、张家坝安置房和世纪鸿瑞等建筑施工工地,严格执行“六必须、六不准”扬尘控制措施,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实行停工整顿。

   三、强化日常监管

   按照市上的统一部署,我区组建了大气污染每日巡查工作组,采取明查与暗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东办、西办、朝办、莲管委、西外镇、北外镇、罗江镇、复兴镇等区域开展每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整改,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对不属于通川区权限范围内,或由区大气办汇总上报市大气办,或由区级职能部门及时报告对应市级职能部门进行处理,确保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截止12月10日,每日巡查共开展53天,下发督办通知28份,发现焚烧秸秆(垃圾)、燃放烟花爆竹等49起,现场处理49起;发现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8起,处理6起;工业企业烟粉尘无组织排放2起,处理1起;城市道路扬尘污染3起和小作坊锅炉烟粉尘排放2起,已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置。

   四、广泛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开展环保宣传工作,各乡镇办委及其所属社区(村组)在醒目处至少张贴或悬挂宣传标语,区大气办印发5万份宣传资料发放到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群众、中小学生,切实增强社会各界环境意识。年关将至,群众腌腊制品熏制即将拉开大幕,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利用达州媒体做好腌腊制品熏制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切实做到及早谋划、早启动、早预防,让广大市民认识到腌腊制品熏制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和身心健康的危害性,从而自觉主动改正陋习,主动参与并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达州市环保局值守市民热线 下一篇:杨培胡蕴明看望达州支援广元监测甘肃省锑污染事件水质工作人员
网站介绍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达州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中国·四川达州市达川区南滨路二段309号
蜀ICP备202101034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7000010
川公网安备 5117030200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