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十二五”污染防治强力推进
2016-03-16 00:00:00 来源: 作者:
【字体:
打印
   一是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减排、压煤、抑尘、控秸”为重点,采取强化大气污染减排、控制煤消费总量、整治城市扬尘污染、“车、油、路”综合推进、强化秸秆禁烧等多种措施,将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三项减排和空气环境质量指标列为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安排重点,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及应急机制,制定了以通川区、达川区、经开区等三区为重点的《达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2017年)度实施方案》,对未完成PM10削减目标的县(区)政府实行公开通报,促进了各县市区治理大气污染的积极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2015年,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按新标准监测)达标天数271天,达标率为74.2%。其中,空气质量优50天,良221天,轻度污染60天,中度污染12天,重度污染19天,严重污染3天;与2014年相比:SO2年均值下降47.8%,NO2升高8.1%;PM10从去年5月开始,每月月均浓度都比2014年同期下降,下降月份最大的是6月(下降29.5%)。二是强力推进水污染防治。贯彻落实国务院《水十条》,强力实施州河污染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州河、铜钵河、明月江、洞耳河等小流域污染问题,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确保出境断面水质满足功能区划要求。“十二五”以来,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达标率均为100%。渠江出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在III类,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铜钵河、明月江、东柳河、任市河、流江河等小流域水质持续好转,多数河段水质达到III类。三是强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以推进工业废渣整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标准化渣场建设为重点,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五年来,安全转移危废3000吨,涉及企业20家。坚持重金属污染排放新增量“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淘汰重金属行业落后产能,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
上一篇:部门联动提技能 “授人以渔”促增收 下一篇:达州市召开2016年度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网站介绍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达州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中国·四川达州市达川区南滨路二段309号
蜀ICP备202101034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7000010
川公网安备 5117030200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