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项目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10月20日—2022年10月26日(共5个工作日)。
电话:0818-2389915
地址:达州市南城仙鹤路529号达州市生态环境局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措和措施 |
大竹县双溪乡刘家沟联合煤矿独立升级改造工程 | 大竹县观音镇双溪村十一社 | 大竹县双溪乡刘家沟联合煤矿 | 重庆瀚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项目矿区位于华蓥山煤田北段矿区中山背斜中和井田内,设计采矿范围为由1~5号拐点坐标圈闭,矿区面积2.029km2,批准开采矿区K14、K6、K4、K3、K2煤层,开采标高: 650m~ 0m。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服务年限9.1a。改扩建后采用斜井 平硐开拓方式,矿井划分一个水平( 300m水平)、4个采区,上、下山开采,首采区为一、二采区,主采煤层采煤工作面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项目利用原有 465m主斜井工业广场、 645m风井场地, 465m主斜井工业广场内含空压机房、机修车间、材料库房、变电所、杂物房、值班室、煤坪、矸石临时堆场和职工食堂、宿舍、澡堂、综合办公楼、地磅房及矿井水处理站等功能区, 645m风井场地内含风机房、变电所、值班室、高位水池等功能区;改造原有临时矸石场、储煤场等粉尘治理设施;扩建现有的1套矿井水处理系统、新建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套、新建场地初期雨水和车辆冲洗废水及拟报废 563m副平硐排水收集处理设施1套;完善噪声污染治理设施等。项目计划总投资9797.3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93万元。 | 一、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采取设置施工围挡,洒水降尘、料场设棚、运输加盖篷布、出场汽车轮胎清洗等抑尘措施。 2、废水: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主斜井工业广场内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回用。 3、噪声:机械设备噪声通过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设备位置、合理安排工期,施工现场设施围挡等措施降低影响。运输车辆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和路线,避免扰民。 4、固废:产生的巷道掘进矸石暂存至煤矸石临时堆场,全部运至本地砖厂制砖使用,不外排。建筑垃圾能够回收利用的可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应运往城乡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生态影响: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少土地占用;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优化施工方案,设临时沉砂池和挡土墙等防护措施,减轻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绿化恢复,降低生态环境影响。 二、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水 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矿井涌水、车辆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等。矿井涌水经处理后部分回用,剩余部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III类限值以及含盐量小于1000mg/L后外排。生活污水经一体化生化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不外排。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工业场地主排水沟渠末端设置沉砂池,初期雨水经收集后回用,不外排。 2、废气 翻车机房和溜煤通道均采取密闭的形式,设置密闭式原煤堆场,仅预留原煤外运车辆运输通道,并在原煤堆场顶部设置喷雾抑尘装置,原煤采用汽车装车外运时,在装车处配备洒水降尘装置;临时矸石堆场设置为半密闭棚架式,并在顶部安装喷雾抑尘装置,控制运矸汽车转运的装载量,严禁超载,并加盖蓬布;主斜井工业广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一套,对运输车辆进行冲洗,避免带泥上路引起二次扬尘,并及时清扫洒在道路上散状物料;同时在原煤堆场及临时矸石场四周高地上的植被稀疏处补充种植滞尘性较强的树种。井下作业面设置完善的防尘洒水管网,在采掘工作面、装载点、卸载点、提升运输、煤仓等井下作业地点,均设置喷雾器喷雾洒水。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屋顶排放,采取MDHS-40型空气源热泵机组为矿区供热,避免燃煤废气产生。 3、噪声 优先选用低产噪设备,合理布局,将空压机房、机修车间、坑木加工、抽风机等置于密闭的专用房间内,利用建筑围墙隔声;并加装减震基座,于空压机换气阀、抽风机出风口处加装消声器;机修车间夜间不进行作业;原煤堆场、临时矸石场夜间不运输;加强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各设备正常运转,以免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噪声污染;并在各地面工业场地四周进行绿化布置,起到阻止噪声传播的作用。 4、固体废物 运营期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及隔油池废油集中收集后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当地环卫部门进行处理;煤矸石暂存于项目主斜井工业广场内所设的临时矸石堆场内,外卖大竹县鑫源矸砖有限公司作制砖原料;井下水仓和矿井水处理站产生的煤泥在煤泥池中自然风干后,定期清掏,混入原煤中一并外售,不外排;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定期清掏,交附近居民作农肥还田利用,不外排;废旧矿灯集中收集后交矿灯生产厂家回收处理再利用;主斜井工业广场对设备进行简单的维护及维修产生的废油、含油棉纱手套,属于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分区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5、地下水 通过坚持“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对危废暂存间、废水处理站等采取重点防渗,防止污染地下水。通过布设地下水跟踪监测点,对区内地下水水位与水质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水位和水质异常,应立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造成影响 6、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体现为矿井开采后地表可能发生移动和变形,同时伴有裂缝及塌陷坑的产生。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尽量减小和有效控制对采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禁止越界、越层开采。因地制宜地对各类施工迹地进行绿化恢复,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规范处置,防止造成对爬行类、两栖类动物本身及栖息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对职工的监管力度,防止捕食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三、环境风险 项目风险源为 465m主斜井工业广场内所设的油料库房、危废暂存间、矿井水处理站、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炸药库,风险物质为柴油、润滑油、机油等油料及废矿物油、瓦斯、炸药、雷管,风险事故类型主要为油料物质泄漏、污废水超标外排、炸药库火灾爆炸引起的二次污染、临时矸石溃坝等。采取的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①油料库房、危废暂存间进行重点防渗处理,并于储存区下方加设托盘;张贴标识标牌、管理制度、台账,安排专人管理,配置灭火器、消防砂、吸油毡、隔油栏等应急物资。②出井矸石及时外运处置,避免在场地内长时间、大容量的储存,矸石临时堆场四周设置截排水沟,可有序引导雨水绕过堆场进入区域地表水,能避免雨水对矸石的浸泡,避免发生垮塌事故。③危险废物暂存库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要求进行建设,分类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④矿井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现事故后应及时进行修理,加强日常设施的维护和保养;⑤炸药库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一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进行建设,配置灭火器等消防物资。 四、公众参与情况 项目进行了两次网络公示、两次报纸公示及现场张贴公示以及一次报批前公示,均未收到反对意见。统计结果表明,无反对意见。 五、其他部门意见 1、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项目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的复函“川自然资储备字[2021]57号; 2、四川省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脱困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调整部分煤矿分类处置方式的函“川煤化解办函[2021]4号”。 |
田坝煤矿扩建工程 | 达州市大竹县杨家镇群英村 | 大竹县红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博观智汇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属规划的独立扩建矿井,生产规模30万吨/年,设计井田面积2.5822平方公里,设计开采 378米~-60米范围内正连、阴土煤层,矿井服务年限6.2年。矿井属低瓦斯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整个矿井划为一个水平三个采区开采,水平标高 b 224m。投产时共布置一个生产采区(一采区)、一个准备采区(二采区)。在一采区布置一个综采采煤工作面开采正连煤层,达到30万t/a的生产能力。每个采煤工作面均沿煤层布置1条工作面运输巷和1条工作面回风巷(上一个工作面的运输巷作下一个工作面的回风巷)。改造利用 376.4m主斜井、 375.1m副斜井、 371.1m回风平硐。本次建设拟对现有工业广场内15万吨/年的配套洗煤车间在原占地内改扩建,投产时达到30万吨/年的原煤洗选能力。项目计划总投资4894.6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56万元。 | 一、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采取设置施工围挡,洒水降尘、料场设棚、运输加盖篷布、出场汽车轮胎清洗等抑尘措施。 2、废水: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回用。 3、噪声:机械设备噪声通过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设备位置、合理安排工期,施工现场设施围挡等措施降低影响。运输车辆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和路线,避免扰民。 4、固废:产生的巷道掘进矸石暂存至煤矸石临时堆场,全部运至本地砖厂制砖使用,不外排。建筑垃圾能够回收利用的可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应运往城乡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生态影响: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少土地占用;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优化施工方案,设临时沉砂池和挡土墙等防护措施,减轻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绿化恢复,降低生态环境影响。 二、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水 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矿井涌水、车辆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等。矿井涌水经处理后部分回用,剩余部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III类限值以及含盐量小于1000mg/L后外排。生活污水经一体化生化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不外排。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工业场地主排水沟渠末端设置沉砂池,初期雨水经收集后回用,不外排。 2、废气 营运期废气主要包括洗煤车间、矸石加工车间、道路运输产生的扬尘污染、食堂油烟等。原煤直接输送至洗煤车间的原煤仓,洗煤车间主要采取密闭生产、除尘器除尘及喷雾降尘等措施,降低粉尘污染。矸石加工车间建成封闭式,采取密闭生产、除尘器除尘及喷雾降尘等措施。加强运输车辆管理,禁止超速超载行驶,运输车辆采用篷布遮盖密闭运输,车辆出场进行冲洗,加强对道路维护,及时对损坏路面进行修补,保持路面平整;井下开采过程通过设置风流净化,湿法作业,对作业面进行喷雾洒水降尘等措施。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收集处理后引至屋顶排放。 3、噪声 营运期噪声主要为地面设备噪声,通过合理布局工业场地,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对各类设备设置减振基础;通风机安装减振器,风道安装消声器;泵类、压风机等高噪声设备置于室内,利用建筑物隔声;提升机房设隔声控制室,对主机、电机安装隔声罩,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4、固体废物 运营期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为煤矸石、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矿井水处理站煤泥,废锂电池、废机油等。其中煤矸石破碎加工后至砖厂制砖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运至指定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矿井水处理站产生的泥煤定期清掏后,干化后放置于原煤中,外售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期清掏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含油抹布及手套同生活垃圾一同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废锂电池属于一般固废,定期由专业处置机构回收处理;项目产生的废机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按危废管理,用于场内轨道、钢丝的润滑。 5、地下水 通过坚持“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对危废暂存间、废水处理站等采取重点防渗,防止污染地下水。通过布设地下水跟踪监测点,对区内地下水水位与水质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水位和水质异常,应立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造成影响 6、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体现为矿井开采后地表可能发生移动和变形,同时伴有裂缝及塌陷坑的产生。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尽量减小和有效控制对采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禁止越界、越层开采。因地制宜地对各类施工迹地进行绿化恢复,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规范处置,防止造成对爬行类、两栖类动物本身及栖息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对职工的监管力度,防止捕食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三、环境风险 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有:危险废物暂存间内油类物质泄漏、矿井涌水处理设施非正常工况下或事故排放等环境风险。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危废暂存间地面采取重点防渗处理。设置井下水仓,用于暂存突增矿井涌水。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相关相求建设矸石加工车间,并在其周围设截排水沟,运营期保证截排水沟畅通。 四、公众参与情况 项目进行了两次网络公示、两次报纸公示及现场张贴公示以及一次报批前公示,均未收到反对意见。统计结果表明,无反对意见。 五、其他部门意见 1、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大竹县红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田坝煤矿扩建项目安全审核的批复》; 2、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同意大竹县红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田坝煤矿扩建工程项目核准的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