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关于2022年4月20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2022-04-20 16:33:23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
打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项目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420—2022425日(共5个工作日)。

      话:0818-2389915

      址:达州市南城仙鹤路529号达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措和措施

高精密塑胶改性新材料生产项目

 

四川开江经济开发区

四川皓大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维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租用闲置的标准厂房800m2,建设生产车间、成品仓、辅料仓、原料仓、实验室、打样室以及相关的辅助设施等,项目年产改性塑料颗粒2600t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废气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关于城市扬尘污染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规范进行治理,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包括: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冲洗、施工现场道路及材料堆场硬化、工地湿法作业及渣土车辆密闭运输。施工期内多加注意施工设备维护,使其能够正常运行,以避免施工机械因故障而使产生的废气超标现象发生。装修阶段选用的涂料及装修材料应符合《室内装修材料10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采用质量好,国家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少的环保油漆和涂料产品;尽量使用水溶性乳胶漆等环保油漆及涂料,应尽量减少油漆储存量和储存时间,根据装修进度分批购买;油漆使用完后,应该对油漆桶及时清运、处理,不在施工现场大量堆存,防止油漆桶内剩余油漆废气污染环境;应加强管理,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并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废水:施工机械和车辆依托附近专门修理店进行维修和保养,不在场地内进行维修;生活污水经标准化厂房内已有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四川开江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噪声:①施工时采用降噪作业方式: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养护,避免设备因松动部件振动或消声器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声压级;设备用完后或不用时应立即关闭。②合理设计施工总平面图,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将高噪声作业点置于远离敏感点;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累积声级过高。③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缩短施工周期。④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强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⑤文明施工,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噪声;搬卸物品应轻放,施工工具不要乱扔、远扔;运输车辆应减速、并减少鸣笛等。

   固废:钢筋、钢板、木材等建筑废料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对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定时清运至指定场所堆放,不得随意抛弃。施工人员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应经过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生态环境:项目选址在产业园区已建标准化厂房内,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废气:运营期废气主要来自于熔融挤出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及颗粒物、注塑产生的有机废气、混料工序产生的下料粉尘以及破碎粉尘。熔融挤出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及颗粒物、注塑产生的有机废气经收集进入项目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经“水喷淋 干式过滤 二级活性炭”处理后通过30m排气筒(DA001)排放。混料工序产生的下料粉尘经收集进入移动式滤筒除尘器处理后车间内无组织排放。破碎过程在密闭的设备内进行,逸散量极少,无组织排放。

废水:项目生产过程中,定期更换的冷却水用于地面清洁,不外排;喷淋水每季度更换一次,更换水量为2m3/次,更换的喷淋塔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四川开江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新宁河;生活废水产生量为0.51m3/d,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四川开江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新宁河。

废:废弃包装材料定期外售废品回收站;不合格品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机头残留树脂与废测试板片经破碎机破碎后回用于生产;滤筒截留粉尘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废过滤网外售给废品收购站;生活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废机油、废机油桶、废纤维棉、废活性炭分类收集分类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噪声本项目主要的噪声源为破碎机、切粒机、混料机、风冷机、振动筛、风机等、等设备,主要通过车间建筑隔声、设备采取隔振及减振等措施进行降噪。

三、环境风险

项目主要危险物质为机油、白矿物油环境风险潜势判定为I主要防范措施为: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设计并设备布置的安全距离;工艺和设备、装置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四、公众参与情况

项目进行次网上公示、两次报纸公示及现场张贴公示,均未收到反对意见。

五、其他部门意见

开江县发展和改革局《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表》(川投资备【2110-511723-04-01-495129FGQB-0166号)

普光气田D4031-2采气工程项目

宣汉县毛坝镇炉旺村七组

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

四川中协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宣汉县毛坝镇炉旺村天然气输送工艺采用节流、分离、加热、保温及湿气输送等集输工艺。大湾4031-2井来气经采气树一级节流阀节流之后通过站外采气管道输送至已建D403集气站,开发配产天然气设计规模为40 c 104m3/d主要建设内容为:1、新建大湾4031-2采气站:为无人值守站,利用钻井井场建设,站内建设采气树(钻井工程已建)、乙二醇加注撬块、消防设施及相关配套工程;2、扩建D403集气站:在D403集气站工艺装置区内新建临时分酸分离器(设备利旧),以及酸气进站阀组;3、新建大湾4031-2采气站至D403集气站内部集输管线181.6m,同沟敷设返输燃料气管线。项目工程占地面积为1769m2(临时占地1641m2,永久占地128m2)。项目总投资541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4%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

施工过程实施洒水降尘,硬化进场道路、冲洗进出车辆、采取密闭运输、及时清扫路面撒土。禁止在风天进行渣土堆放作业,开挖土石方集中堆放,堆土场、堆料场加强挡护、顶部覆盖。加强对运输及施工车辆监管,采用合格的油品,确保尾气达标排放。

2、废水

车辆冲洗废水、清管试压废水经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附近农户现有设施收集处理。

3、噪声

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使主要噪声源远离环境敏感点。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隔声措施,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提高操作水平,控制和减小项目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固体废物

开挖土石方全部回填,无多余弃土。施工废料部分回收利用,剩余废料和生活垃圾送当地环卫部门处置;废油漆桶按危废相关要求收集暂存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5、生态环境

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面积,以减少土壤扰动和地表植被破坏。加强施工人员管理,禁止对野外植被滥砍滥伐,作好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管沟开挖土壤做分层堆放,分层回填压实,以保护植被生长层,降低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临时堆土加强挡护和顶部覆盖。施工期结束后须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

正常工况天然气处于完全密闭系统内,无废气产生和排放。非正常工况下,超压排放天然气依托D403集气站已建放空系统点火放空处理。

2、废水

依托D403集气站进行气液分离,分离气田水进入D403集气站已建酸液缓冲罐暂存暂存后,泵入大湾403污水站处理达到《气田水回注方法》(SY/T 6596-2016)回注标准管输至毛开1井回注站回注处理,严禁外排。

3、噪声

合理平面布局,选用先进设备,减少站场工艺管线的弯头、三通等管件,采取隔声、吸声等措施,及时维护和保养设备,降低站内噪声影响。

4、固体废物

D4031-2采气站为无人值守站,不设置清管收发球装置,不产生生活垃圾和清管废渣,日常管理依托D403集气站进行。

5、生态环境

管道沿线区域加强对临时占地区域的植被恢复工程护,发现植被恢复受阻,需进行植被的补植补种;森林的管护和抚育,提供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针对管线建设所形成的廊道,应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严格限制人员进入廊道实施与管道管理和森林保护无关的活动。在林地区域内设置告示牌和警告牌,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加强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教育

三、环境风险

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为天然气输气管线及场站发生天然气泄漏引发的环境风险,主要防范措施为:管道沿线按要求设置管道标志桩,对易遭到破坏的管段设置警告牌,并采取保护措施,加强对沿线住户的宣传、教育;巡线员定期巡线,发现危及管道安全的情况及时处理和汇报;工艺装置区等设置H2S监测仪器,与值班室主机相连,出现硫化氢泄漏时及时报警。

四、公众参与情况

项目进行次网上公示、两次报纸公示及现场张贴公示,均未收到反对意见。


上一篇: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年3月29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下一篇:
网站介绍 | 网站地图
环境举报热线:12369
主办单位:达州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中国·四川达州市达川区南滨路二段309号
蜀ICP备202101034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7000010
川公网安备 5117030200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