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全力整治秋季露天焚烧秸秆顽疾,达州市推行“疏堵减”结合管控秸秆焚烧,全力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1)大刀阔斧堵。将秸秆禁烧纳入党政同责和目标绩效考核,约谈管控不力的县(区)分管负责人2人次、乡镇党政负责人8人次。市电视台“环保攻坚进行时”栏目播出秸秆禁烧专题片2期,市县两级媒体曝光违规焚烧行为31起。从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城市管理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3个督查组,分赴县(市、区)开展暗访,对发现的问题直接点球到属地党政负责人,并定期在全市通报。截至目前,印发督查通报4期,曝光违规焚烧行为51起。
(2)综合利用疏。扎实推进秸秆肥料、饲料、燃料、基料、草料“五化”利用,建成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区1个,秸秆收储奖补考核机制提上日程,探索出“公司+饲草基地”“养殖企业+订单农户”“稻草-大球盖菇-有机肥-基地”稻菇轮作等秸秆利用新模式,新建各类沼气工程237处,推广高效低排生物质炉1.6万台,发动农户用秸秆编织草帘、草帽、草席等保温材料、工艺或日用品,全市秸秆年综合利用量234.89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0.47%。
(3)优化结构减。印发《达州市中心城区周边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引导城市建成区周边3区13个乡(镇、办)40个村(社区)农户种植优质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调整种植结构10387亩。为形成规模效益,推行政府主导、部门统筹、乡镇实施、农户参与的“四级联动”和规划布局、种植产品、采购种苗、组织栽植、培训管护、补助标准“六统一”工作机制,市、区两级财政予以专项扶持,种苗款由财政全额解决,按1000元/亩标准分三年向农户奖补培育管护费,市政府组织验收后,再对各区补贴奖补资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