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用户登录 |  无障碍浏览
大竹县实施“三三”路径全力破解铜钵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难题
2021-01-08 00:00:00 来源: 作者:达州市生态环境局
【字体:
打印

铜钵河是大竹县四条主要出境河流中,流域水系最为复杂的一条河流,与重庆市梁平区之间多处互为上下游。上世纪90年代,因沿河的煤矿、造纸、麻纺、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水均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导致铜钵河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水河,水质一度跌至劣类。近年来,大竹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下深水、出实招,扎实推进铜钵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全力破解治理难题。目前,铜钵河2个国控断面、4个省控断面和1个市控断面水质均提升至类,水质明显改善,治理成效得到省生态环境厅充分肯定,并在《中国水利报》和《人民长江报》刊载报道。

一、抓实三项机制,完善制度强保障

(一)抓实抓细河长制坚持党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组织领导体系规范县、乡、村级河长设置,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及时对乡、村两级河长进行调整,做到换人不换责。目前,铜钵河大竹段由1名县级领导、8名乡镇主要负责人、38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挂包,实现了治理责任全覆盖,推动见河长见行动”“见成效转变。

(二)协同推进联防联治机制。今年58日,大竹县人民政府与梁平区人民政府在大竹召开铜钵河联席会议,确立了三坚持、三联合、三完善、三建立的联防联治工作机制。93日,川渝两地省级环保部门在大竹召开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推进会,签订了《深化川渝两地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协议》《铜钵河联防联治协议》,规划实施4大类12个项目工程。

(三)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制定出台《大竹县河长制工程性经费管理使用暂行办法》,为铜钵河流域安排工程性经费50万元,投入13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预算100余万元用于铜钵河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安排15万元用于编制铜钵河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同时,每年为每个乡镇预算20万元,用于河长制工作经费和推动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落地落实。

二、开展三大行动,精准发力齐治污

(一)定期开展清河行动督促流域各乡镇将污水、垃圾治理纳入本地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定岗定人定责,加大巡河力度,严查偷排乱排,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河道垃圾、漂浮物清理和保洁工作。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大型保洁、清理行动8次,累计清除河岸垃圾及河道漂浮物70吨、周边生活垃圾29吨、河道障碍物33吨。

(二)持续开展净水行动编制畜禽养殖场一场一策方案,全面实施污染治理。累计投入1236.72万元,对铜钵河禁养区84个养殖场进行永久性关闭拆除,累计拆除圈舍64606.5平方米,并全部复耕到位。印发《大竹县2020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配套完善和改造提升畜禽粪污收集、储运、处理、利用设施。

(三)大力开展护岸行动紧扣打造铜钵河沿岸绿色廊带目标,规划在2018—2020年,在铜钵河水域岸线种植水杉6公里、绿竹55公里,实现水岸同治,全力保障铜钵河流域水生态。目前,已完成全部栽种任务,实现了岸绿的目标。

三、补齐三个短板完善设施夯基础

(一)补齐配套管网短板。总投资6000余万元,规划在铜钵河流域4个乡镇建设主支管网57.2千米。今年6月,开始进场施工,目前已完成主管网30.2千米、支管网21.1千米,剩余工程预计于年底完工。

(二)补齐污水处理厂短板。投入约4900万元,用于铜钵河流域污水处理厂建设。目前,石桥铺镇、观音镇、永胜镇、安吉乡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均已正常运行,新建的双溪、新生、白坝、蒲包4个乡镇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铜钵河流域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达6000m3/日,各乡镇场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0%

(三)补齐垃圾中转站短板。投入约3000万元,完成铜钵河流域7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并全面配备垃圾收运设施及镇村保洁人员,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实现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全覆盖,推动场镇及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网站介绍 | 网站地图
环境举报热线:12345
主办单位:达州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中国·四川达州市达川区南滨路二段309号
蜀ICP备202101034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7000010
川公网安备 5117030200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