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1个项目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6月10日—2021年6月17日(共5个工作日)。
电话:0818-2389915
地址:达州市南城仙鹤路529号达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达州绕城高速公路西段 | 达州市达川区、通川区 | 达州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新建高速公路主线31.892km、支线6.20km。主线设计车速100km/h,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为26.0m,采用沥青砼路面;共设桥梁10348m/34座,均为大中桥,隧道4913m/3座,其中特长隧道3025m/1座,长隧道1113m/1座,中隧道775m/1座;设分离式立体交叉1处,互通式立体交叉5处;全线设置收费站4处(新建3处,利用1处),项目管理中心1处,隧道管理所1处,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西外支线设计车速为80km/h,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为33.0m,采用沥青砼路面;共设桥梁581m/3座,均为大中桥,隧道4024m/1座,为特长隧道。 工程总占地329.59hm2,其中永久性占地250.02hm2,临时性占地80.57hm2。工程总投资60.2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2546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4.22%。 | 一、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以隧道穿越铁山森林公园,不在森林公园范围内设置任何临时工程;通过优化施工临时工程设置,尽量减少对林地、耕地占用,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施工结束后及时做好植被恢复,并强化施工环境管理,控制施工范围,优化施工方案,减缓施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施工预制场、拌合场产生的生产废水,通过隔油沉淀后回用于生产。施工期桥梁钻孔泥浆废水、隧道施工涌水等通过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工地洒水降尘或农林浇灌等,不外排。施工生活废水通过生态厕所收集处理后用于农灌或绿化。 通过优化沥青拌合场位置,采用封闭式并配有消烟除尘装置的沥青拌和设备,控制和减小沥青烟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拌合站水泥、矿粉和粉煤灰等筒仓,以及搅拌设备均配备高效除尘器,并通过采取洒水降尘、优化施工场地布设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 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临时声屏障等措施减轻对周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施工弃渣均运至弃渣场处置,施工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服务区、养护工区、管理中心合建,营运期生活废水通过建设一套二级生化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B/T18920-2020后回用服务区冲厕、服务区绿化、降尘;隧道管理站和收费站生活废水通过生态厕所收集处理后用于农灌或绿化。 对营运近、中期噪声预测超标的敏感点设置3米高声屏障4250延米,减轻交通噪声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对营运远期超标的敏感点纳入营运期跟踪监测计划,适时采取噪声治理措施,控制远期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 营运期服务区、养护工区、管理中心、隧道管理站、收费站产生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 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对沿线跨河桥梁连续的加强、加高型防护栏,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降低和控制交通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 三、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参与调查未收到反对意见。 四、相关文件 工程选址、选线经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字第511700-2021-00022号)同意,符合当地相关规划要求。 西外支线以隧道形式穿越四川铁山国家森林公园,且隧道进出口均在森林公园外,其建设方案已经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川林造函[2019]32号”文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