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贵财委员:
您在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切实治理扬尘、控制灰霾污染的建议》(提案第083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建议的相关情况说明
我市工业结构以钢铁、冶金、建材、电力等重污染行业为主,同时工业布局不合理,达钢、东岳电厂及通川区复兴工业园区等多家企业分布在城市周围,“工业围城”现象突出,对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十分严重。近年来,我市一直把整治污染源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作为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切实加大了对城郊工业企业污染源整治力度,强化了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先后治理了一大批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关闭了一大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十五小”、“新五小”污染严重企业,并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评审批和“三同时”制度,对排污企业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确保企业治理设施正常运行。2016年,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环保违法案件112件,处罚金513.64万元,主要涉及超标排放大气和工业企业扬尘管控不到位等环境违法行为;全市共计关闭淘汰了燃煤小锅炉111台,淘汰达285.37蒸吨。有效遏制了工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对改善我市空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关于加大扬尘治理及监管力度建议的相关情况说明
我市近年来一直下大力气整治扬尘污染治理,提高监督管理力度。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达州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相继出台了《达州市大气污染防治2016年度实施方案》、《达州市2016年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总体方案》、《达州市2016年度腌腊制品熏制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修订了《达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对大气污染防治管理逐步实现精细化、网格化管理。三是狠抓关键环节。我局牵头组织城管、住建、公安、交运、经信委、通川区政府、达川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立足冬季熏制腊肉、中元节祭祀烧纸、春秋季秸秆焚烧、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等时间节点,发布相应公告、制定方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网格式巡查,地毯式排查,重点实施工业治污项目,强化工业污染治理;针对城市扬尘污染,为加强城市扬尘管控,提高城市扬尘管控水平,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市主城区重要点位投入200万元建设完成扬尘污染智能管控系统(全省首例)20台,该系统具有环境监测采样、环境预警、智能抓拍、信息推送、污染源预测、移动执法等功能,实时监测主城区PM
10、PM
2.5等大气污染数据。四是强化道路、工地扬尘治理。针对我市主城区西外、南外、北外片区大规模开发,建筑工地较多的实际,要求所有建筑工地严格按照“六必须、六不准”要求,落实打围、硬化、冲洗、覆盖、清扫等各项防尘措施;对进出城破损道路进行修复,减少由路面损毁造成的扬尘;在进出城路口设置免费洗车点和检查站,对入城脏车进行冲洗。五是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建立气象研判暨空气质量预报机制,对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实施预报并适时发布。2016年12月7日21时,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提醒市民做好健康防护,12月20日晚,在气象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实施人工降雨。同时,通川区、达川区、经开区管委会及市级相关部门上下联动,重点对主城区工业企业、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擅自搭建腌腊制品熏制点、露天焚烧垃圾、烧柴取暖、烟花爆竹燃放等污染源进行管控。
三、对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建议的相关情况说明
我局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环保宣传工作,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在法制宣传月、“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期间,设立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咨询点,精心准备宣传材料、展板、挂图,现场发放大量环保法律法规宣传资料。认真解答群众对各类环境问题的咨询。二是积极探索拓展公众参与环保的途径。尝试开辟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和载体,建立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众共同参与环境管理、环境执法监督、促进环保发展新模式,实现政府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让公众参与成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力量,让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三是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根据《省环境友好型学校评估标准解读及评分细则说明》要求,鼓励学校营造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校园文化,在相关课程进行环境教育渗透,适当增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教育内容;成立学生环保活动小组并配备辅导教师。同时要求学生参与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积极参加社区环保宣传、调查、监督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四、对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扬尘治理问责机制建议的相关情况说明
一是按照《四川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做到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机制制度不完善不落实“四不放过”;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积极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环保责任真正落地。二是积极推动在市县两级政府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单位委员会主任,督促本辖区内各职能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五、对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新能源交通建议的相关情况
一是积极推行清洁能源。目前,市城区已建设CNG加气站7个,CNG汽车达5800多辆,城市出租车、公交车使用CNG率达到100%。二是加大黄标车、老旧车辆淘汰力度。2016年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我市的黄标车、老旧车淘汰3800辆的任务,共淘汰6574辆。
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市环保局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己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持续推进我市环保工作的开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环保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市环保局大气科,吴德洋;电话:2620077、18381867833
达州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1月23日
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